在中国,河南人最有孝心!
发布者:admin 发布日期:2010-01-15 03:53:00 浏览量:
在中国,几乎没有不说自己最孝敬父母的,哪怕他的父母衣不蔽体,流落街头,他也不愿意背一个不孝之子的骂名。因为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如若某个人的行为和优良传统发生了冲突,那么,他必将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谴责,所以,尽管不懂得孝敬为何物,但是某些人还是要给自己披一件虚假的外衣,骗骗别人,蒙蒙自己!不过,要论孝道,我们还应该向河南人学习。
前不久,河南省长垣县委在乡镇领导班子考察中,首次把忠诚、感恩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明确提出“不孝敬父母的干部不能提拔重用”。这一规定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干部群众议论纷纷。看到这个消息后,我不禁为之拍案叫好!不管这一做法是否有作秀嫌疑,但是起码出发点是非常健康的,也就是说河南省长垣县的领导班子人人有一颗健康纯净的心,这是一个真正的追求真善美的集体。有人质疑说,好多贪官也很孝敬父母啊等等,关于这些,长垣县的领导是这样回答的,说我们是在综合地考察干部,不是单纯的以“忠孝”作为考察标准,这只是其中的一条。其实,有了这一条就足够了,放眼看一下全国,有哪几个地方在考察干部时用过此举措!还不是靠关系、靠政绩、靠吹嘘啊!为什么长垣县就能够如此有人情味儿地考察干部?说到家,就是长垣县的民风淳朴,人们的骨子里孕育着最纯真最朴素的人生哲理,他们追求真善美,懂得家合万事兴,更明白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所以才成就了今天长垣县领导班子的集体进步。
其实不仅仅是长垣县,整个中原大地,无处不荡漾着和谐的信息,下面的来自上蔡县的实例就能说明问题(老板回乡孝敬“爹娘”)
2006年11月17日上午,上蔡县朱里镇80位五保老人都收到了一个红包,总计2万元。给他们发红包的是他们共同的“儿子”深圳老板张全收。当天,张全收出资20万元改造的敬老院也正式接纳了这80位老人。
11月17日早上6时许,家住上蔡县朱里镇河南贾村的71岁老人贾来就换上崭新的衣服,出门迎接他从远方来的“儿子”。其实,贾来老人没有亲生儿女,但在他的眼里,深圳全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全收“比亲生孩子还亲”。
17日上午9时许,张全收来到敬老院,拿出2万元人民币,发给包括贾来在内的80位五保老人。
今年39岁的张全收出生在上蔡县朱里镇拐子杨村,因家境贫寒,于1990年到深圳打工。后来,张全收成立了深圳市河南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并喊出“专招河南民工、专为河南人服务”的口号,成功地与国内外140多家企业进行合作,为他们输送经过培训的、具有一定素质的河南民工。张全收吸收农民工并把他们培训后输送给企业的模式被有关专家称之为“全顺农民工权益保全新模式”。
张全收一直惦记着老家的父老乡亲,今年年初听说家乡建敬老院资金不足后,他立即拿出了20万元。“无论啥时候,我都不会忘记是家乡养育了我,现在我经济条件好了,无论为家乡付出多少都值得。”张全收说。
河南人不仅最懂得人情冷暖,更是时不时地感动着中国。李学生,在温州黄龙勇救穿越铁路的儿童,用鲜血把生命装点得辉煌灿烂,他是河南的骄傲,也是我们的骄傲;排爆英雄王百姓,不用多说,看看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的评价:“ 十年时间,一万五千枚炸弹,专门与危险打交道,谁能不害怕?平常人一生只要遭遇一次炸弹就够惊心动魄的了,而他和我们一样,有家、有妻、有娃儿,只不过头顶上有警徽,警徽上有国徽,所以他在把家人的担忧,战友的期盼一肩担起。王百姓时时命悬一线,老百姓才能天天平安。”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由中央电视台主办,已经举办了4届。每届河南省都有人当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他们是:张荣锁、高耀洁、任长霞、洪战辉、魏青刚。 他们能感动中国,不是偶然,他们是英雄,更是拥有火热赤子心的中国之子。拥有一颗孝心,不仅仅是“卖身葬父”、“卧冰求鲤”,还有就是爱国爱家,心系国家荣辱,为我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河南长垣县的领导班子就深知这一点,所以他们就走在了前头,因为,领导干部是国家的栋梁,老百姓的领头羊,领导干部的整体素质提高了,那么这一方热土也就有了更大的希望!河南有长垣,长垣又影响了整个河南,因此,我们有理由说:“河南人在中国是最有孝心的,因为他们拥有良好的基础,崇高的理想!”
自古以来,安邦治国打天下,没有一颗忠孝心哪来治国之志,在家孝敬高堂,在外献身国家,这才是堂堂正正好男儿,古有《二十四孝》,今有河南长垣精神,我们应该认真学习长垣县这一充满温情的举措,走一条真正的阳关大道!
下一篇:代表张全收:做好农民工的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