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公司新闻 

首页>>新闻中心>>公司新闻

张全收董事长做客新浪网“2009全国两会系列访谈”,解读金融危机下农民工就业出路

发布者:admin 发布日期:2010-01-15 03:57:00 浏览量:

全国两会于2009年3月3日在京拉开帷幕,新浪网将与中央重点新闻单位和地方主流媒体合作邀请高端人物、代表委员谈两会关注议题,并与网友在线交流。2009年3月3日20:00,中国青年报与新浪网联合邀请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信阳人民政府市长郭瑞民,首位全国农民工人大代表、被媒体称为“农民工司令”的张全收做客“2009全国两会系列访谈”,解读金融危机下农民工就业出路,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各位新浪网友大家晚上好,欢迎网友们来参加中国青年报、新浪网、中青在线联合开展的全国两会嘉宾访谈,我们今天晚上的访谈题目是金融危机下的农民工就业问题。

我们先来介绍今天访谈活动的两位嘉宾,这边是我们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信阳市人民政府市长郭瑞民;那位是河南团全国人大代表,有“农民工司令”之称的深圳全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张全收。两位代表跟网友打个招呼。

  郭瑞民:网友好。

  主持人:根据中央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截至去年底,在我国1亿3千万外出就业的农民工中,大约有2千万的农民工由于经济不景气无法找工作而大规模返乡,目前来看经济还没有见底。数以万计的农民工失业已经成为关系到中国经济全局的一个问题,引起方方面面的高度关注。面对这么大规模的农民工返乡,信阳市是全国劳务输出大省—河南省最大的劳务输出地,作为劳务流出地政府,地方政府有什么应对措施呢?先请郭市长跟网友谈一谈。

  郭瑞民:信阳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市,信阳的劳务经济起步比较早,在八十年代我们很多信阳人就走出家门,到长三角、珠三角,到北京,到上海,在很多城市开始了他们的务工生涯。正是因为起步比较早,所以发展的基础比较好,而且现在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这次出现了金融危机之后影响到农民工就业,但是在信阳来讲可能它跟全国的形势相比有一些差异,就是从总体来看,影响没有那么大。今年春节大概有60多万农民工回家过年,这个数字比往年要大一些。但是在春节之后现在又走出去的大概在50万左右,还有10万的农民工目前是处在待业或者寻找工作这样的状态。

  围绕这个问题,政府应该说是高度重视,因为从去年的9月份我们就开始关注到这个问题。我们当时一方面是派人出去,一些市级领导带队到务工比较集中的地区了解金融危机对信阳市外出务工人员就业的影响。同时在市内,在一些务工人员出去比较多的地方,出外人员比较多的地方我们也设置了一些观察点,时刻在关注着农民工的返乡问题。

  根据出现的情况不断采取一些措施,包括我们采取一些帮扶的措施,帮助一些困难农民工家庭渡过难关,但更重要的还是围绕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采取一些措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就是搞外联。我们的领导,我们的其他组织或者一些部门出去帮助农民工寻找就业的新途径,这个应该说是有一定成效的。包括前几天河南省在北京举办的大型农民工的展示展览活动,在这个会上有一个签约仪式,我们签了大概1万多的岗位,给农民工提供1万多的岗位。

  另外我们内部拓展就业的岗位,给农民工增加一些就业的机会。前一段我们统计一个数字,大概提供就业岗位已经2万多个,光搞就业信息的发布会或者洽谈会,就搞了20多次,但是不管怎么说,冲击还是有的。目前农民工的就业确实面临很大的困难,而且不管对哪些群体讲,不仅仅对农民工这个群体,就业出了问题它就影响到收入,影响到家庭,特别是农民工群体,尤其是出去时间比较短,而且又缺少技能的这些外出务工人员更是我们关注的对象。

  下一步我们要按照上级的要求进一步采取措施,尽最大的努力给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服务,特别是把失去工作的农民工作为我们的重点服务对象,从各个方面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也包括提供将来他们回家之后从事种植、养殖业的机会,或者说叫重操旧业,我们给他提供各个方面的帮助。

  主持人:张代表被媒体称为“农民工司令”,您在深圳东莞创造了全输模式,您的公司里有这么多河南籍的农民工,他们在金融危机下现在的近况是怎么样的?相信很多网友都很关心。

  张全收:首先问声网友好。这些年来我一直在从事人力资源,新的《劳动法》出台之后我们也叫做劳务派遣了。在劳务派遣中我们从几十人到上几百人,从几百人到上千人,直至去年高峰期将近两万人。03年开始到08年的7月份之前,这段都是企业闹“人工荒”阶段,很多企业用工不够用,农民工招不到,所以我们人力资源开发也作为农民工就业的一个平台,也算像一个蓄水池一样。很多企业在没有订单的时候不可以大量招工人,有订单来了招工人也不一定招得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填平这个缺口了。

  从去年7月份金融危机刚刚爆发的时候,我们才有点感觉,当时很多老板就说到11月份活都不会太多了,所以今年可能有一些危险,人员只想减,不想增。我们在08年7月份之前一直是供不应求,都是企业找到我们上门要人,但到了11月份很多合作企业的老板,他们都提出来,现在金融危机了,我们订货都不多,你的人员要退几百。正好离春节也有几个月了,我也采取一些措施,让这些农民工愿意先回家过年就提前回家过年。往年我们到春节根儿,很多工人要回来一部分,所以提前就要出来务工;往年回去都是初一、初二到家,今年反了,11月份就提前回家,我号召大家今年回家过个早年,早点回去把明年的计划做好。

  往年都是这种情况,比如说09年用工,08年提前每一个厂家过完春节要上多少人,这心里有一个底了,但是在08年年底一点底都没有,那我们一、两万人,该采取什么措施呢?给每一个返乡农民工一张卡片,通过这张卡片保持联系,同时我也跟他们讲,你们要继续打工就早点出来,春节之前我们30多家企业的长期合作剩下来只有10来家,这10来家用的人是有限的,原来用两、三千人现在只用几百人甚至几十个人,早来了可以把位置填上,要不然明年农民工都来了,各个厂都招满了。

  我们现在也就是等着,每年沿海、珠江三角洲这一带的企业都是到5月份、10月份,用工是最旺盛的时候,如果今年到5月份市场还没有启动,那就更不乐观了。

  现在公司还剩一千来人,5月份用工情况如果好的话,我们就联系在家的农民工,这些人就可以回来继续上班。当前金融危机的形势对沿海的企业影响比较大,比如说一些小企业本身附加值比较低,他们都是靠加工费这一块。现在金融危机来了,小一点的企业顶不住了,有的企业倒了,有的老板跑了,剩一部分企业现在还处在观望的状态,将来会不会订单旺起来,下一步情况怎么样,会不会好一些?我感觉没有钱了就回家呆一段时间,等到以后市场繁荣了,市场变暖了,那我们再出去打工也可以,有工作的就找工作,没有工作的就先回去休息休息,回家种地。这么多年来,有的人出去打工时间长了,地有的租出去了,有的给别人了,也不需要他们去忙活,这是一个过程,需要一段时间。究竟多长时间?谁都看不到。

  我的判断是等到5-6月份,如果5月份、6月份务工市场还不变暖,我剩下的几百人也一定能走出去,但是工人工资的标准就高不上去了,像市场买菜一样,菜多了价格就低了,不值钱了,就是这个情况。

主持人:因为我们国家很多年以来三农政策的核心就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收入,缩小城乡差距,这次金融危机带来农民工大规模返乡,可能它直接的后果就是说农民年年持续增收的这种势头可能就会发生改变,有人说发生逆转,可能农村的消费跟农村市场就会带来一定的疲软。不知道两位对这个说法有什么看法?

  张全收:改革开放到现在,基本上农民的生活温饱都解决了,有一些有头脑的人出去打工,搞一些企业、副业,家庭条件稍微好一点。我也调研过一些家庭,我们那个村里还有二、三十家过年手里都没有什么钱的,但是少部分人还是富起来了。所以农村现在的情况需要一些有头脑,在外面跑的人回家找一些经济项目,带动农民发展,光靠种地只能说粮食够吃。国家政策支持一下,让返乡的农民工也好,在家不出去的农民也好,在家搞点养殖,搞点种植,政府给他提供一些思路,让他们带动大家去发展。农民富了都好,因为中国九亿农民,不管是出去务工也好,在家也好,总之农民的经济条件比城市还是落后一些,希望每一家每一户每一个人都想一个办法去做事,要去干,要去做才能得到成果。

  如果你都不想去做,什么都不敢想,什么都不敢去拼,你什么时候也发达不了。咱们国家目前也说要扩大内需,高速公路也好,修桥也好,我觉得把农村先拉动起来,有人说我想做生意我没有本钱,怎么去发展?这些问题谁来解决?贷款我不好贷,需要很多手续,这也是矛盾问题。如果国家也扩大内需,也帮助你了,你没有发展起来,那这个问题是你个人的问题了。

  郭瑞民:我说一下,对这个事我觉得应该高度重视,但是也不必过多的担心。首先既然是影响到就业,肯定影响到群体的收入,这是肯定的,至少是从这个方面讲会受影响,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

  但从另一个方面看,我觉得我们还有很大的做工作的空间。首先第一,我认为中央采取很多的强农惠农的政策,包括直接的增加各项补贴,这个增加的就是农民收入;第二个,我们一直在琢磨这个问题,就是国家要扩大内需,尤其是把内地的市场,特别是农村的市场繁荣起来,扩大农村的消费,这个消费就会拉动这个地区的物流、服务业的发展,它就会增加很多岗位。在消费的过程中间就可以带动很多产业的发展,可能会增加很多的就业机会。

  当然这个要有很多工作要做,我想只要上下齐心协力,特别是包括所涉及到的这些农民工也能够增强创业的意识,我想会走出困境,也会不断地增加收入,甚至能够抓住机遇获得发展,不仅不减少收入,还能增加收入。但是这要靠农民。刚才全收同志讲得很好,要靠拼。

  主持人:目前一些农民工的流出地政府正在启动一些针对返乡农民工的一些培训,先请郭市长介绍一下我们信阳市有什么具体措施?也请全收代表,您作为农民工的代表,您的公司里面他们希望流出地政府在我们的培训方面,我们有哪些真正的具体的措施,希望流出地政府给予我们哪方面的培训?

  郭瑞民:对农民工的培训应该说一直党委政府都很重视,而且这一块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从去年下半年以来不管是从中央还是省,还是市,还是县,都进一步加大了这方面投入的力度。具体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改进提高,进一步实施好农民工的技能就业计划,还有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等这些项目。从目前来讲,我们是千方百计地把我们各类职业教育的学校、一些机构都动员起来,把一些没有能够找到工作的,特别是在家的这些原来在外务工的人员集中起来进行培训,也包括刚刚毕业的一些高中生。

  前几天我们在北京务工的,获得北京市十大创业之星的一个搞美容美发的一个企业的老板,回家又专门创建了一个培训基地,在政府的支持下,在我们职业技术学院的协作下已经正式开始招生。这些措施都进一步促进了农民工素质的提高,也为他们的就业进一步提供了条件。当然这方面工作我想要进一步的去做好,特别是怎么能够针对用人的这个市场需求来做好培训工作,是需要进一步研究,进一步提高的。

  特别是像全顺人力资源开发公司的一些做法我觉得应该在更大的范围内做好,把培训和就业紧密的结合起来,或者说把培训和市场紧密的结合起来。

  张全收:我感觉农民工培训这一块要集中起来,不要分散,农业局、科技局、扶贫办各个部门,得要定点,比如说乡、镇、县,每个乡有多少,每个镇有多少,建立这些培训。一是技术方面,让这些农民工在家甚至没有出去打过工的人,教他一些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包括卫生安全这些问题,社会经验方面都要进行培训,就像上学一样,一半学理论知识,学一些社会知识,给他鼓鼓劲,打打劲,让他们有理想有抱负。另外再去学一些订单式培训,比如我这一个乡,每一个村有多少人想去打工,政府要抽出来一部分人组织起来做这件事,到外边联系业务,联系好,要加大力度,要学就让他学会。

  很多职业技校的学了电子计算机行业,你叫他做个表格都不会做,就会打几个字,会上网,但是这些人你叫他去做别的行业他是不愿意去做的,因为我在职业中专、职业大专、职业学院学的这些东西,我学的计算机应用,你让我去做玩具,做鞋,我不愿意,不学还好,不学还可以打个普通的工,一学什么都做不了了。

  所以农民工到了我们公司,首先我们都要进行培训,让他懂得什么叫做打工,如果你有学问,你又有一些技术,你就提出来我想做哪方面的工作,但是这些人非常稀少。我也摸了一个底,我们农民工的培训不是太多,国家下的力度也比较大,但是像我们一万多人基本上没有受过培训,要按比例一、两万人这里边培训了多少也应该有一部分。这说明什么呢?有的地方做到了,有的地方还没有做到。

  比如说一个县有多少个镇,一个镇有多少个培训点,有培训的地方让这些人学会技术,学会法规法律一些知识。比如我到南方联系了一个企业,签了合同,他需要电车工三百个,要用多长时间,什么样的条件都跟他签好。上次我们接受《经济半小时》采访之后,有两百多个企业找我要人,为什么金融危机了还要人呢?关键是企业的劳动强度不一样,工资标准给不了那么多,我觉得我们还得加大力度,帮助农民工去培训,去就业。

  郭瑞民:这个培训很重要,信阳这几年如果说劳务经济发展有成效的话,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在培训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而且是有针对性的采取很多措施。不仅是在一般的劳务输出的培训上取得一些经验,同时在外派劳务上培训也搞得很好,这是信阳的一个长项,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学习这些经验,把信阳的培训搞得更好。

主持人:现在有一种说法,就是说现在在返乡农民工中第二代农民工也占有比较大的比例,他们觉得第二代农民工就是放下书包就进了工厂,没有农业生产的经验,同时这个城市也不能完全接纳他,他们一头挂在农村,一头挂在城市,飘在城市。对于这种农民工的境遇,作为流出地的政府,还有像您这样的公司有什么对策?

  张全收:大学生也好,中专生也好,毕业之后不管懂不懂,就进入社会去打工,都要先去尝试一下,需要一个慢慢的过程才能走过来,他需要一个适应的阶段,不管培训还是没培训,有没有技术他都要出去闯荡闯荡。出去跑两年就懂得外界的环境。外边的环境很重要,农村的就没有出过门,所以他到外边跑两年还是好多了,也许第一年少赚点钱,甚至挣不到那么多钱,慢慢的打工时间长了他的门路越多,还是能慢慢走入社会的。你想让他一下丢下书包,有的是今天出去了,过几天回来,有的去了一个月没有赚到一分钱,有的跑了几个月也没有赚到钱,这是他的适应过程,我认为是这样。

  郭瑞民:刚才全收讲得很好,让农村人包括农村的孩子到城市去见见世面,通过务工见见世面我觉得非常必要。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反复讲一个观点,如果想培育新型的农民,一定让农民有一个在城市生活,最好是能够创业的这么一个过程,经历这么一个过程。因为这样他们才能真正见识到什么是城市文明,什么是工业文明,这样不仅使一些农民能够通过这个过程实现身份的转变,就是从农民到市民,同时也有利于改造我们的农业,就是发展现代农业。什么是现代农业?一个比较直接的说法,就是说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

  那么工业理念从什么地方来?工业理念他要到从事工业的过程中去获取,这就是说用工业发展理念就需要农民出去,到城市去务工,回来之后这些人才能够用工业的理念来推动农业发展。

  所以我认为让农民出去是个好事,包括刚刚毕业的那些高中生,一些年轻人,之所以说飘在城市的一代,这种说法也有他一定的道理。因为中国的二元结构问题现在还没有彻底解决,当然这几年来应该说中央和国家都很重视解决这个问题,为推动二元问题的解决实际上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我觉得这个问题最终解决还要有一个过程,某种意义上它取决于我们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作为现在的现实问题,就是这部分人没有务农经验,回家以后怎么办?我觉得这些年轻人到城市去的时候他们也没有做工业的经验,也没有在城市生活的经验,但是去了之后很多人在那儿生活下来了,而且很多人挣钱了,还有一部分人甚至创业成功了。那么这些人我觉得如果他们具有那种创业的精神和创业的能力的话,在城市经济出现问题的时候他们回到农村,也能够创出大业,也能够干出一番事业。

  当然我从各个方面我们要给予支持,一个要引导,让他们能够正确地对待目前出现的这些情况,再一个要扶持,要给予支持。最近我们政府就拿出一千万鼓励农民工回去创业,我们有一个产业聚集区,创业的补贴资金,用于对他们创业的补贴。另外要培训,就是根据当地发展的需要来搞一些培训,或者是为他们将来务工搞一些培训。当然也包括其他的服务,还有包括一些救济,确实困难的我们要进行救济。

  总而言之,不会让这些人飘起来,党委和政府也会为所有的老百姓负责,包括这个群体,我们会竭尽全力地去做工作。

  主持人:全收代表,您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就是说很多人认为虽然农民工他是在为城市的发展建设做出很大贡献,但是目前中国的大中型城市的公共服务和城市建设并没真正把农民工纳入考虑之中,而且农民工的很多福利制度也都没有完全到位,您对这个问题,您觉得农民工希望给他提供什么样的公共服务或者服务保障?

  张全收:中国人都愿意实行一卡通,实行一卡通就像每一个买保险、买社保的人,一个卡一个存款本,不管你在上海也好,在深圳也好,在全国各个地方都好,你必须让它一卡通。要是他的经济消费不一样,工资标准不一样,没问题,比如在上海你做了三年,这三年你该交多少,他的回报率是多少,那你深圳是多少,电脑都有清楚的,到时候你拿卡拿本,本一消掉卡上的钱取出来,这也是一样。

  我今年春节回来的时候看到镇上排队排很长,我一看是退保的,你不买吧,在这些大的企业是不合法的;买的话,一般买了之后个人出30%,企业出70%,到时间他还要退这个保,他没有意识到这个养老保险的理念。养老保险是将来你干了多少年,交了多少钱,老了能得到多少,他还没有这个理念,就算有了这个理念暂时还不方便,全国的南北之差还没有通一卡通,一卡通了就方便一点了。我们中国还需要一段时间,我们的经济上去了,家家户户都富裕起来了,你不让他买他都买了。有的人他自己的钱本身一个月挣那一点钱,你想让他买保险他也不愿意买,很多企业能不买也想躲,还有一些员工不愿意买,就包括我们企业80%都不愿意买,你作为一个老板,作为一个企业,你要把这个事情考虑到。

  郭瑞民:在人代会上,农民工在城市生活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医疗问题、养老问题,整个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的问题,孩子的就学问题等,我们提了一系列的建议,很多建议受到了各界有关部委的重视,都专门做了答复。今年我们市里面正在搞一个调研,信阳农民工多,怎么在我们市内把农民工和城市的居民在很多方面同样对待?我们想积极地进行一些探索。当然确实他有一些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但是我们在积极地去实践。

  主持人:谢谢两位嘉宾,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各位网友再见。


公司地址:深圳市平湖街道大草埔一路27号 电话:0755-84681946 0755-84681949 Copyright © 2007 www.szquanshu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5417943号-1